目前分類:各地廟宇簡介(轉貼) (1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北投慈生宮

建於 明朝永曆二三年 (1669) , 由福建省同安、漳州兩縣籍居民合力創建,其年代之久與關渡宮並稱。北投區慈生宮歷史,早在昔時官式文獻便已有詳實記載,依據 台北 縣誌所載:慈生宮為淡北寺廟之始,明末,福建同安、漳州兩縣先民移民至淡北地區,後來漸漸擴展到唭哩岸。相傳先民來臺拓墾,地域觀念強,漢番時起爭端,祀奉神農可減少械鬥與紛爭、保佑五榖豐收而建廟,歷經六次改建才有今天的規模,此廟之存在可證明唭哩岸地方是以往淡北一帶最早的農業發祥地。奉祀主神五穀先帝,陪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虎爺公諸神。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護國 九天宮

南港「 護國九天宮忠孝堂 」座落於舊莊更寮腳 (現址),恭祀開國仙師(黃帝之師)護國元君九天玄姆娘娘。源於 清光緒四年 (明治十一年,歲次戊寅,西元一八七八年) ,迄今百年有餘。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新福宮

位於凱旋里 (昔稱壯二)與南津里(昔稱上壯二)交界處。相傳建清嘉慶年間,距今約有 二百年以上 ,是壯二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也是當地居民們的信仰中心。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靈寺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淡水福佑宮

淡水 河是清代移民進入台北盆地的重要門戶, 淡水 成為北台灣貨物集散地,在清代中葉福佑宮前緊臨碼頭,於是福佑宮成為 淡水 發展的起點。 廟建於清嘉慶年間(西元 1796年) ,福佑宮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及興化、永定、漳州、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滬尾港作為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台北盆地之登陸港,能匯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獻,多少反應了當時各地人士對媽祖的信仰是一致的。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昭應宮

宜蘭縣內唯一的國定三級古蹟廟宇 ‧ 宜蘭市舊城內﹝昭應宮﹞媽祖廟 = 媽祖間。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沿革

文昌祠位於新莊市碧江街廿號。 新莊文昌帝君原本供奉於慈祐宮中做為配祀之神,直到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才獨立建祠,於民國七十四年時,同本市 廣福宮、慈祐宮、武聖廟一起列為古蹟,文昌祠為三級古蹟 。當時清代淡水廳只有五間文昌祠:新竹、桃園、板橋、士林與新莊,本市文昌祠代表新莊不僅是昔時商業鎮要港,亦是文風鼎盛的地方,培育出許多文人雅士;當時號稱台灣三寶,新莊江心慈便是其一,而杜逢時是台灣三筆之一,讓世人對新莊刮目相看,知道新莊有濃烈文藝氣息。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蘆洲 湧蓮寺

蘆洲湧蓮寺 ,位於蘆洲市得勝街繁華的市集中心,為蘆洲當地居民精神的信仰中心。 蘆洲湧蓮寺興建於清同治十一年 (西元一八七二) ,之後陸續擴建整修於今之面貌,總約已有百年歷史,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古廟,對於當地居民及其宗教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鄰近其周邊的景點尚有保和宮、紫禁城文物館、蘆洲李宅及蘆洲廟口商圈夜市等景點。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和福和宮

福和宮,建物面積三一九坪。福和宮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至今已有二百三十一年的歷史。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沿革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坪林南山寺

源 自民國前壬寅年 ( 光緒 28年) ,開基建寺至今計一百多年, 追溯至光緒二十八年間當時有一學者為福建省漳州府人氏,姓林名揚,來此設立私塾,對於文山之地理環境讚不絕口,可謂山明水秀,地靈人傑,面觀九重山,雲海晨曦,猶如人間仙境。寺廟龍邊先人取名「蛇舌湖」宛如大蛇吐信,險惡無比,虎邊下水口山,狀似老鷹展翅,故名「鴟鴞山」,背面為基隆河、景美溪及新店溪之上游水源,山形如一面大旗故稱「大旗尾山」又名「獅公髻尾山」,本寺出水口為「蟾蜍潭」,潭中魚蝦甚豐,鱗光閃爍,故村名稱為「 漁光村 」。潭上有塊大石,狀如蟾蜍因而名為「蟾蜍石」。 寺 廟下方因地形似劍,與面山相沖,當時之居民屢生口角,衝突不斷。為此林揚先生相信先天之地理風水會影響後天的居住環境,若造寺建廟將可制化。因此率先建一草茅設立私塾,親自教導誨人不倦,當時區長楊心亮先生為其好善助人之心所感動,隨即召集地方士紳詹萬紫,陳金好、楊德隆、白有建、陳和尚、陳玉、王三川、陳通元先生等與其他熱心人士,共同發起募捐建一草寺,名為「南山寺」並恭迎木柵指南宮孚佑帝君 (俗稱仙公)分身鎮殿,香火日益鼎盛。某日草寺突遭祝融,原因係地方上將有劫數,因此火星引火將寺燒毀以平災厄,仙公金身絲毫未損,再次募款並改以瓦屋重建完成分別於民國二十五、三十六年、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間多次修建,當時因地處偏遠,所用之建材均依賴人力背負肩挑,由石碇或平溪鄉翻山越嶺,義務搬運至此,誠心毅力感人。後來交通漸漸發達,帶來了更多的香客,簡陋之設備已不堪負荷其需求,乃於民國六十八年秋,由白清標、黃泰老、姚雙潭等三位先生提議擴建重修,並推派數十名信徒代表成立委員會,在眾委員義務策劃並結合熱心信徒及地方士紳,增建為現在之型式。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市十四張 (斯馨祠)
「 斯馨祠」土地公廟座落於「店仔街」 ( 今日的民生路 ) 的街底,是新店最早開墾的地區。 廟中現存有西元 1783 年的香爐與西元 1779 年的建廟捐獻碑 ,從捐獻碑中,可觀察十四張一帶早期居民的結構。乾隆年間所築的土地公廟是由觀音石所雕刻而成的,原觀音石所雕刻的土地公廟屋頂,仍靜臥在新廟的一側。廟內所用的石香爐旁記載著 : 「乾隆肆拾肆年歲次夏月立」,說明「斯馨祠」至今已經有近二百三十年的歷史。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板橋接雲寺 簡介

板橋接雲寺位於台北縣板橋市西門街,主祀觀音佛祖,前身為雍正年間創建於中和石壁湖『慈雲巖』,廟齡已超過 200年;板橋接雲寺廟名具有特別意義,指的是『迎接』、『接香』,且板橋接雲寺經多次修建後,仍保存有許多的古文物,對於本土文物的歷史價值上有相當大的貢獻。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坑集順廟 位於深坑鄉深坑街內,創建於 1838年,主要供奉『保儀大夫』和『保儀尊王』兩位,保儀大夫是唐朝時期的張巡,是文官;保儀尊王是唐朝時期的許遠,是武將;除外還有關帝聖君、福德正神以及彰化、鹿港、北港、斗南、新港等地分香而來的六尊媽祖,來自大陸安溪的移民,初至深坑墾拓時蓽路藍縷的刻苦情景,集順廟是深坑街當地先人移民來台時的心靈寄託。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在萬華康定路以及漢口街口一帶的「艋舺助順將軍廟」,創建於清乾隆年間,本名晉德宮,因奉祀助順將軍而得名(助順將軍為明代尚書黃道周),本廟為惠安移民由原鄉分靈來台。清代地名「將軍廟街」依此廟得名,大約是今日武昌街、昆明街、漢口街、康定路所圍成的地帶。當時「將軍廟街」為大稻埕與艋舺間的重要道路,將軍廟周邊遂成族群角逐地盤之處。

大正10年(1921年)時改建,由泉州和台灣匠師各自對場競作,廟身以中軸線為界兩側雕工、裝飾同中存異,饒富建築巧思。由於主祀助順將軍乃明末忠臣,為泉州籍黃姓移民所景仰,也是早年淡水河碼頭搬運工的守護者,見證艋舺河港勞動史。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暖暖雙生土地公廟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濟護國禪寺就廟宇組織言,全名為財團法人台北市臨濟護國禪寺,是主祀釋迦牟尼的財團法人。就古蹟言則是位於圓山遺址旁的台北市市定古蹟。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迄今一百一十三年,正是百年古剎。但廟內供奉的則是開漳聖王,也就是唐朝的陳元光將軍,其誕辰迄今已是一千三百廿週年。開漳聖王是河南人,在唐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奉命平定閩粵,由於開拓邊疆,安撫當地民眾,恩澤及於閩臺,死後封為開漳聖王。

基隆的先民大多來自閨南,因而對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的德威,非常仰慕;而在基隆建廟奉祀。當時由基隆地方士紳白番,有濟堂連新永、自楊傳等購買外木山十多頃田地為廟產,以木料建廟其上,但是後來由板橋望族林本源等捐獻現在仁愛區王田里的土地再由地方士紳張金發及賴武等人捐款,並獲得地方熱烈響應,而於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建成,當時的奠濟宮、精工細琢,非常壯觀,到光緒廿三年又由張金發、江忠良等倡議重修更具規模,同時又在外木山購地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山霞海城隍廟興建於道光年間 ( 西元 1820 年 ) 迄今已有 189 年之歷史,是台灣少數擁有 100 年以上的道教寺廟,本廟供奉主神為城隍老爺,陪祀觀世音菩薩、五路財神、月下老人、地藏王菩薩、吳府千歲、福德正神、文武判官等諸位神祇,城隍老爺專管人世間善惡是非,原係大陸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海邊庄鎮守之神明,於明朝武宗皇帝在正德年間 ( 西元 1505 年 ) 御賜「臨海門」改稱霞海城隍廟而得名,清道光年間有一商人呂來興先生因經營船舶業務,每次出航時均奉請城隍老爺隨船保護,為感念城隍老爺的庇祐,乃決定親自回鄉奉請城隍老爺的金身渡海來台,奉祀在其所經營的饒河街 224 號店舖內「為廟以祀」,當時附近居民及往來商賈都一一前來膜拜,而獲得庇祐靈驗異常。由於信奉者由眾,香火益發鼎盛,乃組織新興社管理本典事宜,而成為今日松山地區數十萬居民的守護神。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沿革

olhbkk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